Skip to main content
系统公测中,如遇问题请联系tecang@fudan.edu.cn 登陆以查看更多资源
信函(通信联系)
 Subject
Subject Source: 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
Scope Note: letters(correspondence)

Found in 645 Collections and/or Records:

"11月10日大函收悉,惟日常工作繁忙,未能即刻作覆,尚祈見諒:先生欲知諸作者通訊地址,依此間慣例,是否逕與出版彼等著作的出版社接洽……", 1988-02-12 ,1988-02-12

 Item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系列: 专题包含李达三先生的参加过的会议、艺术节、研讨会等交流活动资料、往来书信和日记,以及学术研究产生的账单。

同学吕美生1980年代信札,关于《诗美鉴赏学》,提及王运熙先生, 1988-12, 1988-12-14 ,1988-12; 1988-12-14

 Item

同学吕美生1980年代信札,关于《诗美鉴赏学》,提及蒋孔阳先生, 8.19, 6.4, 12.10 ,8.19; 6.4; 12.10

 Item

同学吕晓平的1980年代信札, 7.14 ,7.14

 Item

"现将需要将俄文译成中文的部分寄上。第52、53页所标记的部分,原文即如此,我没有发现错误在哪里,请您改完吧!扉頁上的助编第二册写余君伟是错误的。第三、四册应改为危令敦,一定要写信给台湾学生书局改过来……", 元月10日 ,元月10日

 Item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系列: 专题包含李达三先生的参加过的会议、艺术节、研讨会等交流活动资料、往来书信和日记,以及学术研究产生的账单。

"手示奉读。关于魏良辅的短文一篇,已去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第一期(1978.3)发表。主要从明代方志中发现了魏是嘉靖丙戌科[?]共用卿榜进士。南昌新建县人,父名魏棨等。……", 1978-06-18 ,1978-06-18

 Item

1943年9月3日, 1943-09-03 ,1943-09-03

 Item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陈小滢是陈西滢之女,继承其父这批日记书信资料。这次资料对于研究陈西滢中年生活工作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摘自傅光明著《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P1

“整理过程中,我不时感叹,这批写于1943-1946年,连注释总篇幅达皇皇63万字的家信/日记,堪弥足珍贵而又鲜活异常的'新'史料,是最富文采/妙趣的‘西滢闲话’。透过它们,不仅可了解与鲁迅打过笔仗的西滢之真实为人,更可侧面了解与他密切交往的同时代中外各界人士:胡适、宋子文/宋美龄、晏阳初、费孝通、林语堂、李卓敏、蒋廷黻、顾维钧、王世杰、杭立武、李四光、熊式一、蒋彝、杨振声、萧乾、李约瑟、罗素、汤因比,等等,亦有助于从中寻觅那个时代国际政治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萍踪侠影’”。

1944年5月6日, 1944-05-06 ,1944-05-06

 Item — Box ARH /Box104: [Barcode: S202300001060%]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陈小滢是陈西滢之女,继承其父这批日记书信资料。这次资料对于研究陈西滢中年生活工作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摘自傅光明著《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P1

“整理过程中,我不时感叹,这批写于1943-1946年,连注释总篇幅达皇皇63万字的家信/日记,堪弥足珍贵而又鲜活异常的'新'史料,是最富文采/妙趣的‘西滢闲话’。透过它们,不仅可了解与鲁迅打过笔仗的西滢之真实为人,更可侧面了解与他密切交往的同时代中外各界人士:胡适、宋子文/宋美龄、晏阳初、费孝通、林语堂、李卓敏、蒋廷黻、顾维钧、王世杰、杭立武、李四光、熊式一、蒋彝、杨振声、萧乾、李约瑟、罗素、汤因比,等等,亦有助于从中寻觅那个时代国际政治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萍踪侠影’”。

1944年9月7日, 1944-09-07 ,1944-09-07

 Item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陈小滢是陈西滢之女,继承其父这批日记书信资料。这次资料对于研究陈西滢中年生活工作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摘自傅光明著《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P1

“整理过程中,我不时感叹,这批写于1943-1946年,连注释总篇幅达皇皇63万字的家信/日记,堪弥足珍贵而又鲜活异常的'新'史料,是最富文采/妙趣的‘西滢闲话’。透过它们,不仅可了解与鲁迅打过笔仗的西滢之真实为人,更可侧面了解与他密切交往的同时代中外各界人士:胡适、宋子文/宋美龄、晏阳初、费孝通、林语堂、李卓敏、蒋廷黻、顾维钧、王世杰、杭立武、李四光、熊式一、蒋彝、杨振声、萧乾、李约瑟、罗素、汤因比,等等,亦有助于从中寻觅那个时代国际政治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萍踪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