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Subject
Subject Source: Nlc
Found in 6 Collections and/or Records:
摘要
1930年2月,赣西南二七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所支持的土地没收分配方案,但党内仍存歧见。随后,毛泽东在赣西南密集开展农村调查,以证明自己关于如何开展土地革命的思考是正确的。在调查过程中,毛泽东提出“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初表述。调查结论驳斥了“托陈取消派”的观点,支援了党内与“托陈取消派”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毛泽东的赣西南农村调查也存在不足之处,其对富农问题存在着观点上的先入为主和方法上的较多定性分析。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了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
关键字 赣西南农村调查; 毛泽东; 土地政策; 目的与影响
关键字 赣西南农村调查; 毛泽东; 土地政策; 目的与影响
摘要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为打破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在中原战场形成的僵局,1947年7月到1948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作出派遣若干纵队南渡长江,以调动国民党军,从而减轻中原战场压力的战略计划。南渡长江计划经历了提出、暂停执行、重新启动、再次暂缓执行、最终放弃的复杂过程。从计划的发展变化过程看,刘伯承、邓小平等对南渡长江计划的意见,各部队领导同志认为粟裕提出的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方案比较合理并表示赞同,以及粟裕兵团对南渡长江计划的后勤准备出现严重困难等原因,是中共中央暂缓执行南渡长江计划的重要考量。南渡长江计划的暂停到最终放弃,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战争形势进行更为全面的判断和对战局进行具体分析后作出的审慎决策。
关键字 解放战争;南渡长江计划;毛泽东;粟裕;邓小平;刘伯承
关键字 解放战争;南渡长江计划;毛泽东;粟裕;邓小平;刘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