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 in 1742 Collections and/or Records:
證我堂摹印 ,道光三年
趙煦自存印冊 ,清道光八年
一冊,冊葉裝。趙煦(子覆)編輯自藏印及自刻印而成《趙煦自存印冊》此譜。是譜無板框,首開趙煦自署「有此方知我,非他不信人,道光八年三月正當三十日自書於雲間西郭篴樓寄跡之廬。」隸書題識一則,次見楊澥署「吳江龍石道人觀于吳門寓齋」隸書題識一則,譜末有趙煦、周蓮及周詒棫題識各一則,無書口字樣。全冊計十三開,四開題識,十開錄印,每開錄印六至十二方,印下無繫邊款,間附錄篆刻者名稱,全冊總錄印九十九方。成譜於道光八年(1828)。
松蔭軒摘要附注
是冊譜言錄印合共一百方,實祗錄印九十九方。此印譜收錄楊澥、趙懿、馮承輝、趙大晉為趙煦所刻及自刻印章共一百方。無拓邊款,印面貼裱而成,有趙煦手題箋注言明作者。首尾處有楊澥、周蓮、周詒棫題跋。
趙凡夫先生印譜 ,清乾隆十年
張魯盦藏秦漢印譜 ,民國三十三年
四冊,不分卷。張咀英(魯盦)輯自藏古印而成《張魯盦藏秦漢印譜》此譜。是譜板框粗線墨刷,橫八點九,豎十九點三公分,附張咀英題記一則,書口上署「魯盦小印」字樣,下署「孝水望雲草堂」字樣。冊一計五十六葉,一葉題記,五十五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五十五方;冊二計六十七葉,六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六十七方;冊三計六十七葉,六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六十七方;冊四計六十七葉,六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三方不等,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九十七方;全譜總錄印二百八十六方。成譜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
張一川印譜 ,清嘉慶十年
運甓齋印述 ,清乾隆十一年
一冊。史載坤(幼資)據其先父遺意編撰而成《運甓齋印述》此譜。是譜板框雙線田格墨刷,半框橫十一點七六,豎十八點一公分,書口署「運甓齋印述」楷書字樣。全譜四十一葉,書首有方弘履序文六葉,繼有史載坤《運甓齋印述》十七葉,書末有載坤長男紀事、次男紀元等跋文二葉。十六葉鈐印,每葉分四格,每格鈐拓印一方,印上有楷書釋文。譜以八景為題,每景同文各鐫製八印,以鑑字法、章法及刀法之異同,共刻六十四印。成譜於乾隆十一年(1746)。
松蔭軒摘要附注
史載坤據其先父遺意撰成之印學論著。全書分印章考、私印說、字法、落墨法、刀法、運刀法、做邊法、打邊法、印品鐫玉晶磁銅等印法、朱文亦本古制辨、分格及雙邊白文辨、圓章朱白文辨、長匾印式辨、字有增減假借辨、積雪爛銅辨、柳葉鐵線爛銅急就辨、篆隸源流說等章節。後附自刻楚沔八景印譜。
瞻麓齋古印徵 ,清光緒十九年
芸花樓主人印存 ,民國三十年
樂志山居集印 ,清光緒二十年
一册,冊葉裝。朱景錫(漁仲)輯胡钁(匊鄰)及徐諤(子聲)等人刻印而成《樂志山居集印》此譜。是譜無板框,封面白果盦「樂志山居集印,戊戌三月,白果盦主珍藏」隸書題籖,許袁、葉徵、潘振聲及范鍾繪「樂志山居讀書圖」四幀,吳清賢序一則,許鴹、承甫、江錫爵、陸寶銘、蒲華、邱紹文、鄭諾、成多祿、徐瑞芬、徐諤、黃鼎詵、朱楙菼、瑞誥、程兼善、郭宗儀、李汝達、臧穀、楊恩培、黃澧、辛漢清、胡钁題辭各一則,無書口字樣。全譜計四十開,二開「樂志山居讀書圖」四幀,十二開序及題辭,二十七開鈐印,每葉鈐印一至五方,印下繫邊款,全譜總錄印六十四方。成譜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
樂老堂百廿壽印譜 ,清乾隆四十九年
二冊,分卷。孫蟠(石舟)編輯自刻印而成《樂老堂百廿壽印譜》此譜,此譜另名《熙朝純嘏》。是譜板框雙線變體環扣紋墨刷,全框橫八點一,豎十二點六公分,扉葉裏葉署「樂老堂集古百廿壽」隸書題耑,有孫蟠自序一則,有錄釋文及出處釋文一則,下卷有錄文及出處一則,書口上署「樂老堂集古百廿壽」,下署「樂老堂」楷書字樣。上卷計四十九葉,六葉題耑、序及釋文及出處釋文,四十三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二方,印下無繫邊款,印下註明質材,錄印六十方;下卷計四十六葉,三葉為釋文及出處釋文,四十三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二方,印下無繫邊款,印下註明質材,錄印六十方,全譜總錄印一百二十方。成譜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
松蔭軒摘要附注
此譜名取《熙朝純嘏》,即盛世大福之意,用為稱頌本朝之辭。譜中輯錄自刻之「壽」辭句印,皆摘自經、史、詩、文及其他古文獻,達一百二十語,故亦名《樂老堂集古百廿壽》。其上、下卷各六十印,印下並標明其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