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 in 1742 Collections and/or Records:
染倉室印存 ,民國十三年
四冊。陳衡恪刻印輯成。此譜係陳氏卒後,由其友生周桂堂(大烈)集拓而成《染倉室印存》此譜。所收印係就近在北京借集。是譜無版框,每頁一印,間附錄有墨拓邊款。總錄一百一十二印,其中有十五印重錄,另有〔窮天子〕一印應是經亨頤刻予陳衡恪者,非陳衡恪自刻印。成譜於民國十三年(1924)。
松蔭軒摘要附注
《書畫篆刻實用辭典》雲此譜編輯者為為張恬。按《槐堂摹印淺說》王道遠序中提及:「通縣張君恬集其遺畫,曰《師曾遺墨》;湘潭周子大烈萃其刻印,曰《染倉室印存》;稷門俞君劍華輯《不朽錄》,刊《槐堂師弟子畫集》,皆所以傳先生之道藝,而有功於藝苑者也」。故此譜之輯者或應為周大烈。又,松蔭軒所藏此譜,手冊書封有二則題記,一為「葦航雲,克絡工治印,近法槐堂,茲拾此冊奉貽,俾奏刀時用以觀摩也,阿寒識」。另一為「丁卯仲春,靜厂敬贈,老豆記,時客海上」。又,此譜另有後輯本一種,一帙八冊,收印倍之。兩種均有鈐拓本與石印本。
均室鈢印 ,N.D.
染倉室印存 ,民國十三年
四冊。陳衡恪刻印輯成。此譜係陳氏卒後,由其友生周桂堂(大烈)集拓而成《染倉室印存》此譜。所收印係就近在北京借集。是譜無版框,每頁一印,間附錄有墨拓邊款。總錄一百一十二印,其中有十五印重錄,另有〔窮天子〕一印應是經亨頤刻予陳衡恪者,非陳衡恪自刻印。成譜於民國十三年(1924)。
松蔭軒摘要附注
《書畫篆刻實用辭典》雲此譜編輯者為為張恬。按《槐堂摹印淺說》王道遠序中提及:「通縣張君恬集其遺畫,曰《師曾遺墨》;湘潭周子大烈萃其刻印,曰《染倉室印存》;稷門俞君劍華輯《不朽錄》,刊《槐堂師弟子畫集》,皆所以傳先生之道藝,而有功於藝苑者也」。故此譜之輯者或應為周大烈。又,松蔭軒所藏此譜,手冊書封有二則題記,一為「葦航雲,克絡工治印,近法槐堂,茲拾此冊奉貽,俾奏刀時用以觀摩也,阿寒識」。另一為「丁卯仲春,靜厂敬贈,老豆記,時客海上」。又,此譜另有後輯本一種,一帙八冊,收印倍之。兩種均有鈐拓本與石印本。
園山大迂篆刻集 ,N.D.
染倉室印存 ,民國十三年
四冊。陳衡恪刻印輯成。此譜係陳氏卒後,由其友生周桂堂(大烈)集拓而成《染倉室印存》此譜。所收印係就近在北京借集。是譜無版框,每頁一印,間附錄有墨拓邊款。總錄一百一十二印,其中有十五印重錄,另有〔窮天子〕一印應是經亨頤刻予陳衡恪者,非陳衡恪自刻印。成譜於民國十三年(1924)。
松蔭軒摘要附注
《書畫篆刻實用辭典》雲此譜編輯者為為張恬。按《槐堂摹印淺說》王道遠序中提及:「通縣張君恬集其遺畫,曰《師曾遺墨》;湘潭周子大烈萃其刻印,曰《染倉室印存》;稷門俞君劍華輯《不朽錄》,刊《槐堂師弟子畫集》,皆所以傳先生之道藝,而有功於藝苑者也」。故此譜之輯者或應為周大烈。又,松蔭軒所藏此譜,手冊書封有二則題記,一為「葦航雲,克絡工治印,近法槐堂,茲拾此冊奉貽,俾奏刀時用以觀摩也,阿寒識」。另一為「丁卯仲春,靜厂敬贈,老豆記,時客海上」。又,此譜另有後輯本一種,一帙八冊,收印倍之。兩種均有鈐拓本與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