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results
系统公测中,如遇问题请联系tecang@fudan.edu.cn 登陆以查看更多资源
检索资源

徵賞齋古銅印存 ,民國九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28
松蔭軒題要 五冊,不分卷。黃徵(吉園)編輯自藏印而成《徵賞齋古銅印存》此譜,此譜另名《秦漢古銅印存》。是譜板框粗線墨刷,全框橫九點八,豎十七公分。扉有石襄隸書題耑「秦漢古銅印存,丙辰十月,石襄」,繼葉德煇敘一則。書口上署「秦漢古銅印存」隸書字樣,下端另署「澂賞齋」隸書字樣。以「金、木、水、火、土」分冊。金冊計五十四葉,一葉題耑,五葉葉德煇序,四十八葉鈐印,每葉鈐印二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九十六方;木冊計五十二葉,五十二葉鈐印,每葉鈐印二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一百零四方;水冊計二十六葉,二十六葉鈐印,每葉鈐印二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五十二方;火冊計四十八葉,四十八葉鈐印,每葉鈐印二至五方不等,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九十九方;土冊計四十五葉,四十五葉鈐印,每葉鈐印二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九十方;全譜總錄印四百四十一方。成譜於民國九年(1920)。 松蔭軒摘要附注...
Found in: 古籍

浙西四家印譜 ,宣統二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21
松蔭軒題要

四冊,不分卷。吳隱(石潛)編輯屠倬、趙懿、徐楙、江尊四家刻印而成《浙西四家印譜》此譜。是譜板框粗線藍刷,全框橫八點七,豎十四點二公分,首冊扉葉有墨拓「浙西四家印譜」篆書題耑,裏葉有墨拓「西泠印社」篆書字樣,有吳隱自序,繼有墨拓「屠琴隝」隸書字樣,裏葉有屠倬小傳一則,其餘三冊扉葉均有墨拓「趙懿子」隸書字樣,裏葉有趙懿小傳一則、有墨拓「徐問渠」隸書字樣,裏葉有徐楙小傳一則、有墨拓「江西谷」隸書字樣,裏葉有江尊小傳一則,書口上署「淛西四家印譜」,下端另署「西泠印社鑒藏」字樣。冊一計二十九葉,一葉題耑,一葉吳隱序,一葉屠倬小傳,二十六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繫邊款,邊款拓於另葉,錄印十一方;冊二計二十六葉,一葉趙懿小傳,二十五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繫邊款,邊款拓於另葉,錄印十三方;冊三計二十五葉,一葉徐楙小傳,二十四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繫邊款,邊款拓於另葉,錄印十二方;冊四計三十五葉,一葉江尊小傳,三十四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繫邊款,邊款拓於另葉,錄印十七方;全譜總錄印五十三方。成譜於宣統二年(1910)。

Found in: 古籍

真山集古印 ,日本昭和六十三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22
松蔭軒題要

一冊。日本上田真山輯自藏古印而成《真山集古印一》此譜。是譜板框幼線灰刷,全框橫八點九,豎十五點五公分,封面有錢君匋題「真山集古印一」楷書題籖,扉葉有錢君匋署「真山集古印一 戊辰七月錢君匋八十三題」楷書題耑,書首有錢君匋序一則。全譜計五十一葉,一葉題耑,一葉序,一葉空白,四十八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錄印四十八方。成譜於戊辰年(1988)。

Found in: 古籍

證我堂摹印 ,道光三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25
松蔭軒題要 二冊,不分卷。袁鍾慧(瑤房)輯自刻印而成《證我堂摹印》此譜。是譜板框雙線六格藍刷,半框橫十點五,豎十五點三公分,扉葉裏葉有袁鍾慧書「道光三年中秋鐫,證我堂摹印,中州袁鍾慧印送」篆書題耑,冊一有吳飛翰及袁鍾慧序各一則,《文昌帝君陰隲文》全文,一則,冊二有《太上感應篇》全文一則,譜末有袁鍾慧跋一則,冊一書口上署「陰隲文摹印」字樣,中署葉碼,下署「唳鶴山房」楷書字樣。冊二書口上署「感應篇摹印」字樣,中署葉碼,下署「唳鶴山房」楷書字樣。冊一計十七葉,一葉題耑,一葉吳飛翰序,二葉袁鍾慧序,二葉《文昌帝君陰隲文》全文,十一葉鈐印,每葉鈐印五至六方方,印下無繫邊款及釋文,錄印六十四方;冊二計三十一葉,六葉《太上感應篇》全文,一葉袁鍾慧跋,二十四葉鈐印,每葉鈐印五至六方方,印下無繫邊款及釋文,錄印一百四十五方。總錄印二百另九方。成譜於道光三年(1823)。
Found in: 古籍

趙煦自存印冊 ,清道光八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15
松蔭軒題要

一冊,冊葉裝。趙煦(子覆)編輯自藏印及自刻印而成《趙煦自存印冊》此譜。是譜無板框,首開趙煦自署「有此方知我,非他不信人,道光八年三月正當三十日自書於雲間西郭篴樓寄跡之廬。」隸書題識一則,次見楊澥署「吳江龍石道人觀于吳門寓齋」隸書題識一則,譜末有趙煦、周蓮及周詒棫題識各一則,無書口字樣。全冊計十三開,四開題識,十開錄印,每開錄印六至十二方,印下無繫邊款,間附錄篆刻者名稱,全冊總錄印九十九方。成譜於道光八年(1828)。



松蔭軒摘要附注

是冊譜言錄印合共一百方,實祗錄印九十九方。此印譜收錄楊澥、趙懿、馮承輝、趙大晉為趙煦所刻及自刻印章共一百方。無拓邊款,印面貼裱而成,有趙煦手題箋注言明作者。首尾處有楊澥、周蓮、周詒棫題跋。

Found in: 古籍

趙凡夫先生印譜 ,清乾隆十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09
松蔭軒題要 十二冊,不分卷。章範良()編輯趙宧光(凡夫)刻印而成《趙凡夫先生印譜》。是譜板框雙線六格墨刷,半框橫十四點三,豎二十一點三公分,冊一有文舍篆書書趙凡夫刻《陰符經》一則,吳翀序一則,凡例一則,冊一、冊二、冊四、冊六、冊七、冊八、冊九、冊十、冊十一、冊十二正文卷端署「凡夫先生印譜」正題名,次行署「古吳章宗閔又損氏藏」楷書字樣,書口上署「趙凡夫先生印譜」,下端署「沖規草堂」楷書字樣。冊一計三十八葉,五葉序及凡例,三十三葉鈐印,每葉鈐印四至六方,印下無繫質材,繫釋文,錄印一百九十四方;冊二計二十七葉,二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四至七方,印下無繫質材,繫釋文,錄印一百六十二方;冊三計二十七葉,二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二至七方,印下無繫質材,繫釋文,錄印一百六十四方;冊四計二十四葉,二十四葉鈐印,每葉鈐印二至九方,印下無繫質材,繫釋文,錄印一百四十七方;冊五計二十四葉,二十四葉鈐印,每葉鈐印二至七方,印下無繫質材,繫釋文,錄印一百四十方;冊六計四十一葉,四十一葉鈐印,每葉鈐印四至九方,印下無繫質材,繫釋文,錄印二百四十九方;冊七計四十葉,四十葉鈐印,每葉鈐印四至十二方,印下無繫質材,繫釋文,錄印...
Found in: 古籍

張魯盦藏秦漢印譜 ,民國三十三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03
松蔭軒題要

四冊,不分卷。張咀英(魯盦)輯自藏古印而成《張魯盦藏秦漢印譜》此譜。是譜板框粗線墨刷,橫八點九,豎十九點三公分,附張咀英題記一則,書口上署「魯盦小印」字樣,下署「孝水望雲草堂」字樣。冊一計五十六葉,一葉題記,五十五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五十五方;冊二計六十七葉,六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六十七方;冊三計六十七葉,六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六十七方;冊四計六十七葉,六十七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三方不等,印下無附釋文、質材及印鈕式樣,錄印九十七方;全譜總錄印二百八十六方。成譜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

Found in: 古籍

張一川印譜 ,清嘉慶十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706
松蔭軒題要

一冊。張克淳(淳一)輯自刻印而成《張一川印譜》此譜。是譜板框雕雲紋雙線日字格綠刷,橫十一點九,豎二十一點五公分,有張一川自序一則,無書口字樣。全譜三十四葉,二葉自序,三十二葉鈐印,每葉鈐印三至四方,印下無繫邊款,亦無說明文字,總錄印一百另七方。成譜於嘉慶十年(1805)。



松蔭軒摘要附注

此譜有數葉予撕去,其中一葉祗留板框一角,一葉殘留印面二面,因此無法知悉原譜錄印數目。此譜與二冊本所載內容不同。

Found in: 古籍

運甓齋印述 ,清乾隆十一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698
松蔭軒題要

一冊。史載坤(幼資)據其先父遺意編撰而成《運甓齋印述》此譜。是譜板框雙線田格墨刷,半框橫十一點七六,豎十八點一公分,書口署「運甓齋印述」楷書字樣。全譜四十一葉,書首有方弘履序文六葉,繼有史載坤《運甓齋印述》十七葉,書末有載坤長男紀事、次男紀元等跋文二葉。十六葉鈐印,每葉分四格,每格鈐拓印一方,印上有楷書釋文。譜以八景為題,每景同文各鐫製八印,以鑑字法、章法及刀法之異同,共刻六十四印。成譜於乾隆十一年(1746)。



松蔭軒摘要附注

史載坤據其先父遺意撰成之印學論著。全書分印章考、私印說、字法、落墨法、刀法、運刀法、做邊法、打邊法、印品鐫玉晶磁銅等印法、朱文亦本古制辨、分格及雙邊白文辨、圓章朱白文辨、長匾印式辨、字有增減假借辨、積雪爛銅辨、柳葉鐵線爛銅急就辨、篆隸源流說等章節。後附自刻楚沔八景印譜。

Found in: 古籍

瞻麓齋古印徵 ,清光緒十九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699
松蔭軒題要 八冊,不分卷。龔心釗(仲勉)編輯自藏印而成《瞻麓齋古印徵》此譜。是譜板框幼線圓角綠刷,全框橫九點于五,豎十三點五公分。首冊扉葉有顧復初署「癸巳孟夏,瞻麓齋古印徵,顧復初署」隸書字樣,裏葉有「合肥龔氏所藏」隸書字樣,次葉有「古鉩」隸書二字,裏葉署「仲勉寶茲吉金」隸書字樣,有海甯錢保塘鐵江、袁保璜渭漁、顧復初題詩、又自序、凡例十四則,冊七有龔箎仲跋一則,書口上署「瞻麓齋古印徵」隸書字樣。首冊計四十四葉,一葉題耑,一葉題署,十一葉序跋,一葉空白,三十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均無附釋文、質材、印鈕式樣及說明文字,錄印三十方;冊二計三十葉,一葉題署,二十九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均無附釋文、質材、印鈕式樣及說明文字,錄印二十九方;冊三計四十七葉,一葉題署,四十五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均無附釋文、質材、印鈕式樣及說明文字,錄印四十六方;冊四計六十葉,一葉題署,五十九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錄印五十九方;冊五計五十七葉,一葉題署,五十六葉鈐印,每葉鈐印一方,印下均無附釋文、質材、印鈕式樣及說明文字,錄印五十六方;冊六計三十八葉,二葉題署,三十六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二方,印下均無附釋文、...
Found in: 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