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results
系统公测中,如遇问题请联系tecang@fudan.edu.cn 登陆以查看更多资源
检索资源

复旦诗社资料 ,2005 - 2023-05-27; Event: 217-07-12 - 2023-05-27; Publication: 1981-05-27 - 2018-10

 Collection — Multiple Containers
Identifier: FD-SS

各类书画、手迹资料 ,2018-05-12 - 2019-03-07; Event: 2022-07-01

 Collection — Multiple Containers
Identifier: ZT-SH

梁健诗歌资料 ,1982 - 2014-04-15; Event: 2019-10-29

 Collection — Box: ZT /S /Box1, Folder: ZT /Folder1
Identifier: ZT-LJ

蜼彝山房印存 ,清光緒十四年

 Work
Identifier: ART-YIN-SYX-0552
松蔭軒題要 三冊,不分卷。李明智(石君)輯自刻印而成《蜼彝山房印存》此譜。是譜板框雙線藍刷,半框橫九點九,豎十六點一公分,首冊封面有毋自欺齋署「蜼彝山房印存一,毋自欺齋署簽」行書題籤,首冊扉葉劉霽曜署「石君仁尗有道大人印存乞正字,鼎彝閟鑰,乙未季冬,晴川姪劉霽曜謹題」隸書題耑,繼有沈衛、徐選、三癖道人序各一則,冊二有陳爾金序一則,錢最題識一則,王槐序一則,冊三有王丙題詩一則,張瑛序一則,書口署「蜼彝山房印存」隸書字樣。冊一計九十四葉,一葉題耑,七葉序跋,八十六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四方,印下無繫邊款,亦無說明文字,錄印一百一十九方;冊二計九十三葉,五葉序及題識,八十八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三方,印下無繫邊款,亦無說明文字,錄印一百另一方;冊三計九十五葉,四葉題詩及序,九十一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四方,印下無繫邊款,亦無說明文字,錄印百一百另五方;全譜總錄印三百二十五方。成譜於光緒十四年(1888)。 松蔭軒摘要附注...
Found in: 古籍

郭绍虞资料 ,1932-11-05 - 1971

 Collection — Multiple Containers
Identifier: FDR-ZWX-GSY
Scope and Contents

民国时期,教授讲课大多自己编写讲义,这类讲义既有油印本,也有石印本,因使用范围小,所以两者皆印制数量不多,流传后世者很少。相比油印本、石印本讲义,郭绍虞教授的《中国诗式概论》和《修辞学通论》这类手稿讲义则更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从所用稿纸来看,这两部手稿有可能是郭绍虞教授1920-1930年代在协和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

1933年12月鲁迅和郑振铎精心搜编的《北平笺谱》正式出版,鲁迅、郑振铎各撰序言,由书界名人魏建功(天行山鬼)和郭绍虞分别笔录,足见郭绍虞教授的书法水平在民国时期就颇有造诣。新中国成立后,郭绍虞教授曾任上海市书法协会主席。王运熙教授评价其书法特色为“字体秀润、挺拔”。《中国诗式概论》《修辞学通论》以及相关的学术札记散页,均是郭绍虞民国时期手书,从中可窥见郭绍虞教授的书法艺术特色。

Found in: 特藏中心

甘肃文藝

 Item — Container: MK1 /A63
Identifier: MK-1-A63

中国诗人

 Item — Container: MK1 /A64
Identifier: MK-1-A64

卢新华捐赠资料 ,Majority of material found within 1978 - 1986

 Collection — Multiple Containers
Identifier: FDR-LXH
Scope and Contents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Found in: 特藏中心

Antique contracts and other documents ,Majority of material found within 1814-04-08 - 1960-03-16

 Collection — Multiple Containers
Identifier: CNL-FOR
Found in: 特藏中心

Hanlon中校捐赠资料 ,1941 - 2018-01-10

 Collection — Box: RD/ Oversize1
Identifier: RD-GAH
Abstract 1944年9月8日,美国陆军驻华第二十轰炸机总队108架B-29轰炸机从成都起飞,前往辽宁鞍山轰炸日军昭和钢铁厂。其中第679轰炸中队42-6234号B-29轰炸机,在完成任务返程途中,被日军战机流弹击中,坠毁于河北省昌黎县渤海海滨,11位机组人员中的7位安全跳伞,被在敌后英勇抗战的中共游击队营救。此后,在沿途各地军民的接力护送下,George A. Hanlon中校小队徒步1500多公里,历时四个多月,于1945年1月12日,平安抵达革命圣地延安。Hanlon中校等人在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接见,并受赠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版画作品等礼物,之后辗转回到美国。2017年,Hanlon中校三位子女Dennis、Deborah、Diane将15幅版画无偿赠予复旦大学图书馆。 《Hanlon中校捐赠资料》不含版画原件,仅收有项目流程文件等相关资料。
Found in: 特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