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 FDR /Box 4
Container
Contains 401 Results:
"你的作品的问世对于我们七七级中文系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我们一定要各你学习,希望你更好的深入生活,力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6/12 ,6/12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764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卢新华同志,我只渴望您能答复我一个问题:在校学生搞创作,应当怎样安排时间?", N.D. ,N.D.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763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读了您的小说《伤痕》和《上帝原谅他》,心里很是激动……您能不能把您创作的秘诀、窍门传授一下?……", N.D. ,N.D.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823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电影文学剧本《伤痕》于12月26日寄出后,发现有两处重要不妥之处,请您帮忙及时订正……", 11.28 ,11.28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822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写此信别无他意,只是希望作您的一名学生,向您学习您是怎样创作这样一篇如此成功的作品的……", 12月6日 ,12月6日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816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十月份的一天,在收音机里听到了您的短篇小说《伤痕》的广播,我整个的心被她紧紧地抓住了,泪水奇才框而同。我决定尝试把它改写成电影剧本……", 十二月十一日 ,十二月十一日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771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读了您的佳作《伤痕》,我们百感交集,长久地谈论着您的《伤痕》的艺术手法,并互相叙说着自己对小说主人王晓华的同情感……", N.D. ,N.D.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170
Scope and Contents
卢新华同志:
读了您的佳作《伤痕》,我们百感交集,长久地谈论着您的《伤痕》的艺术手法,并互相叙说着自己对小说主人公晓华的同情感。要知道,我们并不是把《伤痕》当作小说或者故事来谈论,我们总认为确有其事,是真人真事的写照。我们还猜测晓华现在在哪里?在火[?]?在工厂?还是留在乡村小学里?晓华和小苏的爱情有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啊,小说在报上和读者见面后,立刻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都为晓华的不幸遭遇而叹息,流泪,到处都听到对万恶的“四人邦”的发自内心的谴责。
卢新华同志,小说《伤痕》之所以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因为它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也代表我们这一代青年发出血泪控诉,十几年学校生活,我们学到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没能踏进大学考场?现在工厂,到农村,又为什么不在技术军备中大显身手呢?那革命般的学生时代都在忙于那些应该应接不暇的运动。这些,都是谁造成的?那些68.69军属的哥々姐々[?]的,不是还有不少人下令送到农村“深造”那,他们中有些人连简单的“勾三股の弦玉”还看不懂,又是谁造成的?在“四人邦”法西斯式的围剿中,有哪个青年能逃过“四人邦”罪恶的魔爪的摧残,
170
"……看了你这篇文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想提几点不见得成熟的看法,望勿见笑……", N.D. ,N.D.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165
Scope and Contents
卢新华同志:好!
看到你刊登在11日文汇报上的一篇小说《伤痕》,感到非常高兴,对于我们爱看小说的读者和也想搞点文学创作的读者来说,是个鼓励和提示。我们爱看富有感性的文章,爱看现实的情节曲折的小说。但是万恶的“四人邦”为了达到它们篡党窃国的罪恶阴谋,疯狂镇压优秀的文学创作,扼杀“百花”将独家经营。所幸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邦”,挽救了奄々一息的文学创作,解放了“百花”,小说《伤痕》就是在“四人邦”蹂躏后的群众文艺创作的废墟上苞出的一棵新芽,祝贺你这次创作成功。
看了你这篇文章后,心情久々不能平静下来,想提几点不见得成熟的看法,望勿见笑!
1)王校长的遭遇是无数个受林彪“四人邦”迫害的不白之冤中的一个,晓华也是无数个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受林彪“四人邦”毒害的单纯、幼稚和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中的一个。当时,如果自己家中的父母或者亲属有人是“叛徒”、“特务”确实是可痛恨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卅方面都会受到朴素的阶级感情为难品,固此晓华在这些压力之下,从家庭中出走,甚至和妈々“断绝关系”也是正常的,情有可願,恰有其事的,但是我认为是否把晓华出走前痛苦的思想和矛盾的心情稍缴详细地描写一下,对晓...
"读了您的小说“伤痕”很受感动,最近电台约我朗诵这个小说,但有个问题我想不通,对作者的意图还不是很理解,因此而迟迟开不了口,特此向您请教……", 10.17 ,10.17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628
Scope and Contents
卢新华同志:
读了您的小说“伤痕”很受感动,最近电台约我朗诵这个小说,但有个问题我想不通,对作者的意图还不是很理解因此而退出开不了了,特此向您请教。
王晓华在打倒“四人帮”前的引[ㄌ] [?]我认为是真实的,可[亻文][信]的,值得同情的,可是打倒“四人帮”后,直到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收到妈々的来[亻文][信],对妈々的问题可以说是真相大白的,为什么还不立即回家或回妈々去[亻文][信]?还会做那恶梦,说明她内心深处还在怀疑,直到除夕前两天收到妈々单位的公函才相[亻文][信]妈々的政治问题已昭白,这是否符合生活真实?类似王晓华母女的遭遇在生活中见得不少,可女儿对母亲总应有个基本的看法,在外界压力下所产生王
"在我们这里,《伤痕》获得了广大的读者。人们喜欢它,为之落泪,是因为它说了真话,反映了我们时代一个方面的生活真实。林彪,“四人帮”的猖獗,制造了无数的悲剧……", 10.14 ,10.14
Item — Box: FDR /Box 4
Identifier: 613
Scope and Contents
卢新华同志:
你好!我首先祝贺你的小说《伤痕》的成功。在我们这里,《伤痕》获得了广大的读者。人们喜欢它,为它落泪,是因了它说了真话,反映了我们时代一个方面的生活真实。林彪,“四人邦”的猖獗,制造了无数的悲剧。他们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浸染毒害了几乎一代人。这种心灵、思想上的悲剧,对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具有更严重的危险性。你看到了这一点,以革命现实主义的笔触,毫不掩饰地把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种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是可贵可敬的。《伤痕》发表以来,可以能引起强烈的反响,获得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文教也真实地反映生活,揭开我们时代由林彪“四人邦”而造成的“阴暗面”是分不开的。
我们全家两次听了吉林广播电台的广播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