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系统公测中,如遇问题请联系tecang@fudan.edu.cn 登陆以查看更多资源
Box FDR /Box 3
 Container

Contains 295 Results:

"……有许少象王校长那样的老干部深受迫害,也有更多的青年,因为父母的“问题”,受到种种歧视、打击……如能把它搬上银幕,那多好啊,所以,我写信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你认为可以的话,那么,我就把它改成电影剧本……", 1978-09-02 ,1978-09-02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392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伤痕》中的王晓华却是千万个受难者的一个缩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就文章中的几个问题,烦问:①您是怎样写小说《伤痕》的?②真是的人事是怎么一回事?③《伤痕》中的主人翁是否是作者本人?④作者的基本情况……", 1978-09-16 ,1978-09-16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156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因《伤痕》电影剧本由您亲自动笔一定会改的更加成功!此时,我想以一个同学和一个读者的角度向您提出从小说到电影的设想。并提供一些素材供您参考……一、小说的成功与特色……二、小说的不足。小说最大的不足是作者对苏小林这个人物吃得不透……三、对11日《文汇报》评论中的“美中不足”异议……四、电影剧本的粗构……五、电影[?]问题。小说的标准是情节与人物的成功。而戏剧是要看冲突、人物的成功……不过有些言过其词,请多多包涵……", 1978-09-07 ,1978-09-07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442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样的想到[?]写这样的题材的。在《伤痕》里有着你深切的爱、恨……你能谈一下她的构成经过及你的想法吧……在这里,我也想谈谈对王晓华这个人物的看法……“可她从不会撒谎,止不住红着脸将实情告诉了他们”这是好极了!把一个纯洁质朴的晓华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有人说,《伤痕》充满了人情味,我却为它这一点叫好……我瞧我周围的和晓华有着同等经历的人,没有一个象晓华那样“僵”……我这个人也许过于坦率,请原谅……", 1978-09-04 ,1978-09-04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404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我——也是16岁(1972年)被迫离校……我爸爸是个干部,妈妈是劳动模范……我家被查封了……我爸爸又被视为“5.16”分子的深挖对象而隔离审查……我用工作来忘记这伤痕,可是,伤痕又扑向了我……我和王晓华不同之处,就是我没有和家庭决裂……我决定把她改变成电影剧本……望你不咒笑我的“野心”,也不恼火我的“狂妄”,给予我支持和帮助……我稍改之处……", 1978-10-20 ,1978-10-20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629
Scope and Contents 《伤痕》的泪人 卢新华同学:您好! 我们素不相识,可《伤痕》把我们连结了。我捧读《伤痕》,爱不择[释]手,她多么可伩,又多么可親,她说出了我早想说的话[,]而由于水平低而无法[述]的文。她替我诉出了我一家所遭的难和恨……浮想联翩,早成泪人。 我今年才22虚岁,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却早己[已][留]下了磨灭不了的伤痕。我多像《伤痕》中的王晓华,我——也是16岁(1972年)被迫离校,下面我就简单的讲々我一家的遭遇,同時对那些说《伤痕》不真实的人也是一个教育,不吃黄连苦,那知其味真。我……体会深啊! ...

"……和王晓华一样,我的父母也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解放后,他们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党的教育战线和财经战线。可是在“四人邦”猖獗时期,我的父母被挂上“走资派”、“反党分子”的牌子……后来,我和妹妹上学的权利也被剥夺了,中学不录取我们,小学不收留我们……这多年来,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工作岗位上,我一直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伤痕》从一个同学手里传到另一个同学手里,大家传阅着,讲述着,好多同学脸上挂着激动的泪花……但不少人对王晓华的行为表示反感、不满,甚至讨厌和怨恨,这可能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 1978-10-02 ,1978-10-02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564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我和王晓华一样,也是六九届毕业生,出身于富农家庭。在学校里,我争强好胜,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名列全班第一、二名……然而上中学三年,我这个“富农狗崽子”却一直没有加入朝思暮想的红卫兵组织……“一颗火热的心,至此已经有些灰冷了”……我恨来恨去,恨我出生前没有问一问这个家庭是什么成份,恨我投错了娘胎,因此,一心扑实的要离开家,到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去……不管怎样,你写出了我们这样的人的心里话,替我们控诉了万恶的四人帮假左真右的罪恶……另外,我猜你一定是个女同志……", 1978-10-12 ,1978-10-12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605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我不象你那样,是专门搞那一行的,只是业余爱好罢了……便是把你的《伤痕》改变成电影文学剧本。这个工作两月来,在紧张的微积分学习中,搞了两稿,当然是很不成样子的两稿。现已被我姐姐拿去了,她自告奋勇地要帮我修改……我在师资班学习。这是武汉钢院这个工科学院奇特的一个理科班……我是这样来安排情节的……你对我这个想法有什么看法呢……", 1978-10-28 ,1978-10-28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670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前几日又读到你的那封公开信……我是和你《伤痕》中的主人公王晓华一样大小的女青年……小说中的那种描写,许多人都不接受——报纸上的评论你是看到的了……欲所求的是你在写这篇小说中的[?]想及过程。公开信虽读,却感有所不足,唯想知道的更多更细些。因为我喜欢文学……打倒“四人帮”后,便进了交大,学无线电,从而这个想法就随之消失了……", 1978-10-19 ,1978-10-19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627
Scope and Contents 卢新华同学: 读罢《伤痕》之后,便升[生]起给你[?]写伩的[念]头,以求教益,而因种种无以解说的[厂元]因,又放下了。前几日又读[?]你的那封公开信,这[念]头便又升腾起来,而且比[厂元]来更强烈,于是鼓足平生之勇气,写出这封伩,也可能会得到你的冷遇和笑话吧——然我却顾不得这些了,只想向你索取些教益,即[是]其[所]求了。 我是和你《伤痕》中的主人公王晓华一样大小的女青年,晓华的遭迂[遇],我从我[?][身]旁的人中不至[只]一次的[?][看][到]过,那时“四人帮”还未打倒,我对这些人既同情,又可怜,更——怎么说呢?暂且记为反[?][感]吧。尤其是在“四人帮”打倒之后,小说中的那种描写,许多人都不曾接受——报[纟氐]上的评论你是看到的了,[就]我们的同学中间,也不止一次的[地]讨论到这些问题,甚至相当激烈——而我却觉得这描写是合乎情理的。因为晓华的被迫出走、断绝母女关系,以及在爱情问题上的心灰意冷,心灵的创伤不断扩大,伤痕层层增深,她“的心已[纟巠]灰了”,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罪莫大于戕毁青春的了。要使这样一颗印[满]伤痕的心灵痊[疒俞]、复苏,哪能那样容 ...

"……我有几点感受:一、故事非常逼真,好象就是真人真事……二、全文有较大波浪起伏,情节感人至深……三……是万恶的“四人邦”……我也是才到大连海军学校不久的新学员,学习的是船长专业……你的创作在侧面给了我启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是有很大潜力的,只要肯学习,敢登攀……", 1978-10-10 ,1978-10-10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1126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