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 FDR /Box 3
Container
Contains 295 Results:
"……小说中的晓华是一个社会缩影……读后《伤痕》,真实感慨万分……并希望能够多写反映青年一代生活的真实……为此,我想求得你的帮助,认识下晓华同志,如告诉地址……", 1978-08-25 ,1978-08-25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278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它却是成千上万个这样的革命家庭所遭受迫害的一个缩影……上海是受“四人邦”迫害下的重灾区,辽宁、沈阳是“四人邦”迫害下的重灾户,辽宁有个死党太上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我们十分喜爱这样的作品,希望您再接再厉,努力创造……", 1978-08-22 ,1978-08-22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275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一九六九年二月,我提前毕了业,从北京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查对落户。在农村,我战斗、生活了八年,入学时我22岁。我文化低,不懂文学艺术,但对此作品,我感到一个没有一番曲折经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希望笔者来信谈谈写这篇作品的经过……", 1978-08-31 ,1978-08-31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398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我总渴望在报上看到一篇反映声讨“四人帮”坑害青年的檄文……小说情节时起时伏,手法新颖,值得一鉴……也许你和我的年纪不相上下吧,可是我的处境及学业情况远远不及于作者。我很渴望能得到你的帮助,并希望你以后继续发表有关这方面的小说……", 1978-08-16 ,1978-08-16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180
Scope and Contents
From the Collection:
在这批捐赠的资料中,不仅有《伤痕》发表后的大批读者来信,还有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等其他小说的初稿和大量1980年代短篇小说手稿原件。
"……同志!(我认为称同志是对别人最尊敬的称呼,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志向)您也许能够理解我那激动的心情……我是一个才上高一的学生,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但是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因此我决定向您请教,请您能把你是怎样学习语文的经验联系实际地传授给我……", 1978-08-15 ,1978-08-15
Item — Box: FDR /Box 3
Identifier: 169
Scope and Contents
卢新华同志:
你好!你我虽然素不相识,但我为什么要给你写这封信;你知道吗?
这是因为你的短篇小说《伤痕》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象我刚拿到它的时候,就一口气读了好几[?][趟],可以说使我爱不释手,文章中的字々句々就象汹涌澎湃的波涛,冲刷着我那无知的心灵,使它不断的颤动着。同志!(我认为称同志是对别人最尊敬的称呼,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志向)您也许能够理解我那激动的心情。
请允许我对你的文章作一凡称赞:它不象目前有些艺术,文学作品公式化了,它逼真而生动地刻画了文章的主人公——王晓华。并且从头到尾都写的是格外[干心][感]人。我想,当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是怀着深厚的[干心][感]情吧!
169.
Scope and Contents
稿纸 中共河北省巨鹿县委会
卢新华同志:
您好!千里迢々,素不相识,但是,读了您的作品《伤痕》,按捺不住感情,给您写几句。说老实话,象我们这些按县内“[?]报”,“汇报材料”的人,是不大注意看文汇报的,也别是在“四人邦”控制时期。近[?][?],文汇报越办越好,这才促使我们读他。八月十一日,文汇报在“新长征”专栏里登了您的文章,我看到这篇文章是在15号深夜,当我写完一个小材料最后一行,准备休息时,打开了十一月的文汇
13×15=195 第1页
168
Scope and Contents
卢新华同志.:您好!
看了您的《伤痕》,感触很深。您的选材,构思,和写法,很能感动人。虽然我覚[觉]得有些细节尚可推敲,商榷,但总的来说,这是篇很好的小说。
我冒昧给您写信,主要是因为有点想法和建议供您参攷,即我覚[觉]得此篇小说虽短,但若能改编成电影剧本,还是很有“戏”的。不知您意下如何?眼前电影事业安[?][赶]上去,关键问题是缺乏剧本,特别缺少好的剧本,您若覚[觉]得可以攷虑的话,是否可以商谈一下,我虽然“外行”,但作为一个文学艺术方面的业余爱好者,也许能为此帮点子々的忙。如不嫌弃,見笑的话,我们可以交换一下具体看法。我的联系地址附下。
顺[?][祝]
敬礼!
[?] 78.9.18.
地址:[?]上海市[?]
[?]
9826
167
Scope and Contents
第 页
卢新华同志:
看了你《伤痕》一文,心情非常激动,没有亲身体会的人,是写不出这样深刻感人的文章。我从内心里感谢你,你用你的手和笔,写出了积压在我心中多年的话。并无情的揭露了“四人帮”的罪行。今日提笔给你写伩,是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情。
回忆往事,实在是痛心,小华的经历,也是我的亲身写照,
装
九年前,我也同她一样是69届毕业生,没等毕业就走出了家庭
订
和被污蔑的父亲画清了界线,只身来到北部边疆。离开了父母
线
和家庭,同时在我15岁没有成熟的心灵上刻上了深々的伤痕。
在边疆,辛勤的劳动给我带来了欢乐,同时难解决的组织[?],又给我增加了痛苦,伤痕越来越深。我迷惑不解,为什么我听毛主席的话,这样拼命的为党工作,就是不能进步?就萛[算]是父亲有[?],可是我已离开了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为什么还不行呢?我到底有什么罪?!
現在我明白了,就是万恶的“四人帮”,是他们颠倒是非
天津茶叶加工厂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