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
Record Group
Identifier: RD
Found in 3 Collections and/or Records:
向异资料 ,1939 - 2002; Majority of material found within 1980 - 2000
Collection — Multiple Containers
Identifier: ARH-XY
Scope and Contents
向异日记的时间跨度从1942年到1963年,颇具系统性地记录了向异先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见闻、感受,或学习心得。其中,最早的两本日记记于1942-1943年。
向异先生还保存着上千封信件,其中有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给向异的信,小说家李准给向异的信,以及向异与电影导演的通信。
手稿中,有向异解放前创作的乐谱手稿,比如音乐处女作《铁路进行曲》。数量最多的乐谱手稿,则集中于1950、1960、1980年代。这期间,向异为《李双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等电影或纪录片创作乐曲。围绕这些乐谱手稿,还有通信、札记、创作草稿、专家反馈意见等相关手稿。
千余册的期刊中,大多是1950年代到1980年代的,也有一部分是1940年代的音乐期刊,比如《乐风》《音乐艺术》《戏剧与音乐》等。这些期刊,有的创办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大后方,有的创办于解放战争期间的东北解放区。经历动荡岁月的洗礼,这些期刊能保留下来殊为不易。
在捐赠的相片中,有三本相册是向异精心制作的,分别被向异先生命名为《征途侧记》《故乡纪行》《旅行记》,时间跨度约为1940年代到19...
Hanlon中校捐赠资料 ,1941 - 2018-01-10
Collection — Box RD/ Oversize1: [Barcode: S202100000610/]
Identifier: RD-GAH
Abstract
1944年9月8日,美国陆军驻华第二十轰炸机总队108架B-29轰炸机从成都起飞,前往辽宁鞍山轰炸日军昭和钢铁厂。其中第679轰炸中队42-6234号B-29轰炸机,在完成任务返程途中,被日军战机流弹击中,坠毁于河北省昌黎县渤海海滨,11位机组人员中的7位安全跳伞,被在敌后英勇抗战的中共游击队营救。此后,在沿途各地军民的接力护送下,George A. Hanlon中校小队徒步1500多公里,历时四个多月,于1945年1月12日,平安抵达革命圣地延安。Hanlon中校等人在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接见,并受赠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版画作品等礼物,之后辗转回到美国。2017年,Hanlon中校三位子女Dennis、Deborah、Diane将15幅版画无偿赠予复旦大学图书馆。
《Hanlon中校捐赠资料》不含版画原件,仅收有项目流程文件等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