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
Person
Found in 82 Collections and/or Records:
Abstract
〔摘要〕1927年10月,当南昌起义军余部在赣南濒临绝境时,是朱德率部脱离险境,从而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朱德何以能担当危急关头保存革命火种的重任?本文从朱德早期军事生涯这一视角考察了朱德能保存革命火种的原因:在早期军事生涯中,朱德历炼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探索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积聚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储备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断创新战略战术的能力,为革命火种的保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正确的革命方向、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强有力的军事保障。
Abstract
[摘要]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近 40年来,国内朱德生平研究不断深化,在朱德早期思想及革命活动、朱德与党的早期革命活动、朱德与红军长征、朱德与抗日战争、朱德与解放战争、朱德与新中国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摘要
新四军是在日、伪、顽三股反动势力夹击的险恶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八年全面抗战期间,新四军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可歌可泣的胜利战争,成为华中抗战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不仅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国民党军的作战行动,而且为赢得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本文从新四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入手,分五个方面对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日的特点与作用进行研究与探讨,对新四军这段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作一回顾,以此铭记历史,传扬红色精神。
关键字 新四军; 华中抗战; 特点; 作用
关键字 新四军; 华中抗战; 特点; 作用
摘要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为打破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在中原战场形成的僵局,1947年7月到1948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作出派遣若干纵队南渡长江,以调动国民党军,从而减轻中原战场压力的战略计划。南渡长江计划经历了提出、暂停执行、重新启动、再次暂缓执行、最终放弃的复杂过程。从计划的发展变化过程看,刘伯承、邓小平等对南渡长江计划的意见,各部队领导同志认为粟裕提出的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方案比较合理并表示赞同,以及粟裕兵团对南渡长江计划的后勤准备出现严重困难等原因,是中共中央暂缓执行南渡长江计划的重要考量。南渡长江计划的暂停到最终放弃,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战争形势进行更为全面的判断和对战局进行具体分析后作出的审慎决策。
关键字 解放战争;南渡长江计划;毛泽东;粟裕;邓小平;刘伯承
关键字 解放战争;南渡长江计划;毛泽东;粟裕;邓小平;刘伯承